我是临时被学校任命来众基学习拓展培训师,一开始我并不是太 了解拓展培训,我们是青少年活动中心,平时面对青少年学生,领导希望这样的培训 模式能让我们的孩子亲身体验,感悟,改变,多样的培训方式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 通过先体验后教授,相信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会更加了解并改变,这是我们培训的初 衷!
荆棘的存在是为了野草不轻易地任人践踏。
当我们再站在这里看我们自己的表现时,看得出 来我们是运用了团队的智慧,大部分人都保留了个人意见,协助团队走向成功。
荆棘的存在是为了野草不轻易地任人践踏。
书本上的知识学的再好,没有经历过亲身实践操 作,那也是徒劳,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成功需要实践来检验 !
学习心得
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前提下,国内几乎所有中小学 都在讲老师的能力,虽然这里必不可少的一点,但所有学校都是老师将课本知识分析 透彻后一点一点地按自己的思路来教学生造成学生所学的东西千篇一律或者学生的接 受能力有好有弱,导致学生出现差异,往往这个时候学校还会再进行分班或者别的一 些措施来继续抑制学生们的思维,而只能按照一个固有的方向发展,缺少了创新,也 毫无激情。
我在这次培训前并不了解什么事拓展培训,当然 ,现在了解的可能也只是冰山一角,来的时候只是想着,是不是也和中国大部分教育 方式一样,都是老师在台上授课,学员在下面玩命地记笔记。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想 法错了,在这里,所有的实践几乎不用过分地去记录,自己亲身经历一遍会比背无数 遍都要印象深刻,也打破了我对“培训”这个词的看法,以前在公司也做过培训,我 也担任过讲师,也几乎就是大家坐下来看一看PPT,听一听我跟着读,或者直接安排 放1-2小时的短片,没有想到去进行破冰,也没有想到要去更好地提高受训者的注意 力,而在这短短的七天里,我感悟到很多。之前在公司时,我一直抱怨或者说埋怨为 什么我们公司不能和很多大型的企业一样,有很浓厚的氛围,不能有一个很好的企业 文化,不能让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经过这七天的培训,我发现,很多东西都需要自 己去参与,自己投入其中,自己都不能做好,那么抱怨又有什么用?所有领导或上级 交办的事情不能用脑子去思考如何做好,不投入去做,不吸取前者的经验,那如何进 一步修行?如何提升自己?不提升自己只会有越来越多的抱怨,你的情绪也只会越来 越消极。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老师所教的内容都能很透彻 地去理解,不理解那么如何去应用?而老师也并不能帮助你去理解你自己能理解出来 的东西,对于一件事,几乎所有人的感悟都是不一样的,这才出现同一个老师教出的 学生有差异,可能学生成绩总体都好,或总体不好的,也会出现偏科,这才是需要老 师重点区引导的时候了,但是能不能理解去运用还是得看个人。
人生需要去学习去悟的东西实在太多,如果满是 现状,觉得自己当下已经足够,不能以“空杯心态”去学习,去接受新事物,将会被 大家所不认可。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掌握的知识也必然有其局限性,而当一个人汇 集了很多人的经验知识,那么那个人定将更趋向于完美,也并不是说老师所说的全部 都是正确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生活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去感悟,去了解去学习 更多的专业或者非专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在学中悟,并且在悟中学。
这七天,教练教了我们非常多的东西,亲身体会 后发现了很多,但并不一定所有角色或是所有项目我们都涉及到了,所以个人的感悟 还是有很多的局限性,所以需要我们在日后,自己再去经历,去体验,去尝试不同的 角色,学会换位,学会更多的东西,这么多天,除了我们所有的学员都建立起了浓厚 的感情外,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团队,什么是自我,什么事感恩周围人的付出,一个 人的力量有限,但是一旦人多,大家的力量集合后,那力量是势不可挡的。
人生所有的知识及经验都是从实践及总结反思中 得来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荆棘的存在是为了野草不轻易地任人践踏。
您的真实反馈能让我们不断的调整教学和服务质 量,您的满意是我们最终的追求,无论是教学还是服务,我们希望做到最好!
课后反馈
教学
好。
建议
无
荆棘的存在是为了野草不轻易地任人践踏。
当我们再站在这里看我们自己的表现时,看得出 来我们是运用了团队的智慧,大部分人都保留了个人意见,协助团队走向成功。